中原水师对于“水梭”是缺乏认知的,哪怕是最擅长机械和蒸汽工艺的蒸汽福音,对于此类的研究也只是在刚刚起步的阶段,距离真正大规模列装还有着相当距离。灵宝道就更是如此,他们既没有迫切需求,也没有富裕财力,去大规模制造“水梭”。
灵宝道总共造了八艘,自己留下四艘,送给金阙四艘,象征意义更大,就像藩属国给宗主国进贡各种奇珍异兽,看个新奇,而不是指望这些珍奇异兽能发挥什么作用。
不过齐玄素没有这等闲情逸致考,甚至没有多想,转手就把四艘“水梭”送到了江南前线。
四艘“水梭”借着夜色的掩护向怀安府的港口缓缓靠近,停泊在港口中的战船轮廓也越来越清晰。
这里几乎集中了整个芦州水师的战船,只在焦湖方面留有一小部分,虽说不能与东海水师相提并论,但也不容小觑,真要正面对抗,江州水师会损失惨重。
其实交战双方都面临一个窘境,东海水师和南海水师当然厉害,算是一线水师,可没办法开进内湖,只能在海上对峙,破釜塘的争夺还是要看二线水师的对拼。
“水梭”调整好姿态之后,将“水龙睛”针对目标设置好对应参数,开始进入静默状态,断绝一切与外界的联系,四艘“水梭”的艇长全部盯着提前校准好的怀表。
丑时,是正式发动进攻的时间。
也是天遂人愿,今天是个阴天,乌云密布,遮挡了月亮,更有利于遮蔽行迹。
时间缓缓流逝。
四艘“水梭”进行了最后的检查,然后准时将携带的“水龙睛”发射了出去。
四枚“水龙睛”藏于水下,没有火光,就像暗鲨,悄无声息地朝着静卧在港口中的战船游去,直接命中战船水线下的船体。
直径一尺半的“水龙睛”,其重量超过一千五百斤,弹头位置的装药量超过二百斤,其威力可想而知。
“水龙睛”直接将战船的水下部分撕开一个巨大口子,汹涌的湖水立刻倒灌进去。
此时正值凌晨时分,除了少量哨兵、巡逻兵、值班人员,大部分人都在睡梦之中,当“水梭”发动偷袭之后,战船上的水师官兵根本来不及第一时间做出反应。
更关键的是这种偷袭战法是首次出现,就算是醒着的人,也不清楚偷袭到底来自何方,不断有光柱扫过湖面,却什么也没有发现。
不少人在甲板上来回跑动,想要操作火炮还击,却没有想到去关闭水密门。毕竟正常战船火炮互射,只要不是击中弹药库或者锅炉,很难一击破开护甲,哪怕是直径一尺的主炮,面对七寸左右的装甲,也有极大概率会被弹开,根本无法破防。
至于更大口径的主炮,那只能是岸炮或者海一级的水师才能配备了。毕竟主炮要与战船大小相匹配。
退一万步来说,就算破开了护甲,只要位于水线以上,也不会造成漏水。
谁又能想到攻击来自水下?水下部分的船体不仅装甲相对薄弱,而且位置相当要命——汹涌的湖水倒灌用不了半刻,便让船体有了明显的倾斜。
这不是最严重的,还有一枚“水龙睛”误打误撞之下命中了弹药库,伴随着响彻整个港口的巨大声响,大火冲天而起,这就不是进水那么简单了,而是发生了连环爆炸,就连主炮塔都如纸糊一般被直接吹飞,然后砸到了另外一艘战船的舰桥上。
四枚之后还有四枚,总共八枚。
正常来说,第二发“水龙睛”的装填需要两刻左右,差不多就是西洋时间半个小时,不过这次的操作人员是苏元载亲自选拔的精锐,个个修为不俗,硬是把这个时间压缩了一半以上。
趁着第一轮攻击的余荫,第二轮攻击如期而至,直到此时,敌人还没有从混乱中反应过来。
第二轮攻击同样取得了极大的战果。
虽然只有八枚“水龙睛”,但无一落空,足有八艘主力战船被击沉,甚至产生连锁反应,有一艘战船的大火蔓延到了锅炉核心位置,导致战船内部发生二次爆炸,那就不是漏水沉船那么简单了,而是被直接炸成两截。
这是一艘排水量达到了两千万斤的大型战船,已经是内湖港口承载的极限了,不过还是难逃沉没的结局。
放眼望去,大有当年火烧八十万的架势。
完成进攻之后,已经失去所有攻击手段的“水梭”没有停留,立刻调头离开。
他们的使命已经完成,接下来就交给别人。
苏元载当然不会只是偷袭那么简单,正所谓以正合,以奇胜。在派出“水梭”之后,他便亲率水师逼近怀安府港口,待到怀安府方向发生巨大爆炸,火光照亮了半个夜幕,苏元载便下令全面进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