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司六军,分别是左右龙武军、左右神武军以及左右羽军。
六军各设一名大将军,其下有中郎将、郎将和校尉等武官。
神都之乱后,在太后的主持下,朝廷对南衙北司十六军进行整肃。
参与叛乱的左右监门军几乎全军覆没,名号也被裁撤。
此外对军中的一些武官也进行了清洗。
不过当时朝局不稳,太后虽然对戾太子在朝中和民间的党羽势力进行了血腥的清理,但对于军方还是保持了克制。
虽然以调动、免职等手段清洗军中一些将官,但为防止引起更大的动荡,并无对军方进行大开杀戒。
熊飞扬就是当年被免职的武官之一。
但熊飞扬到底是因何被逐出北司军,众说纷纭,至今也没有准确的说法。
不过此人离开军中之后,并无离京,而是在东市开了家武馆,便是四海馆。
此后一些离开军中的官兵先后被熊飞扬收进四海馆,甚至一些江湖游侠儿也被他拉到麾下。
但短短几年能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,最重要的原因,则是熊飞扬与独孤家的关系。
当年熊飞扬还是右羽军中郎将的时候,就与独孤泰交情匪浅,而那时候独孤泰还只是虎贲左卫中郎将,两人地位相当。
但某种意义上说,熊飞扬其实比独孤泰还强那么一点点。
虎贲左卫是南衙八卫之一,而右羽军事北司六军之一。
北司军负责保护皇城,南衙则是卫戍神都。
所以在军人的眼中,北司军自然比南衙军更精锐。
两人都在军中的时候,还只是有交情,但熊飞扬从军中离开没多久,便与独孤泰结拜为义兄弟。
大梁地方军中,将领收义子、官兵结义是极其常见的事情,朝廷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
但这一套在南衙北司都是禁止。
但熊飞扬没了武职,一介布衣,再与独孤泰结拜,那就是谁也说不出话来。
而且当年独孤泰似乎有意让人知道,在神都最好的酒楼举行了结拜仪式。
如此一来,大家都知道,独孤家是熊飞扬的靠山。
也正是有了这样的靠山,熊飞扬设武馆收人才,开镖局做钱庄,朝廷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
虽然日进斗金,黑白两道也只能眼红,不敢招惹。
如果说乔嵩这样的市井人物只是行走在东市的猎犬,那么以熊飞扬为首的四海馆就是匍匐在东市的一头猛虎。
乔嵩这样的角色与熊飞扬根本不是一个量级。
好在这些年熊飞扬只是带人安心搞银子,并不轻易生事。
但大家也知道,四海馆要么不出手,如果真出手,必然会有人倾家荡产,而且再也不可能在东市生存下去。
四海馆的人天还没亮就登门找上乔嵩,一顿毒打之后,直接绑起来,用快马拖到四海馆,这事儿很快就在东市的大街小巷传开。
几乎所有得到消息的人都知道,乔嵩这次肯定是身处绝境,虽然四海馆不会真的杀了乔嵩,但乔嵩肯定在神都是活不了。
但大家其实更好奇,乔嵩是怎么得罪了四海馆,四海馆会明目张胆这样搞乔嵩?
熊飞扬是东市之虎,乔嵩就算吃了熊心豹子胆,那也绝无可能去招惹甚至得罪四海馆。
就算乔嵩真的哪里做得不对,激怒了熊飞扬,熊飞扬也根本无需如此明目张胆派人找上乔嵩。
他随便一句话,东市有的是人可以帮熊飞扬暗中弄死乔嵩,让乔嵩消失的无影无踪,四海馆手中还不会沾上一滴血。
难道四海馆这是要用乔嵩立威?
那就更没必要。
不说四海馆背后有独孤家做靠山,就是熊飞扬自己的实力,整个东市又有谁人不惧?
四海馆那几十号人,都是凶悍之辈,而且有不少是江湖高手。
四海馆名下的镖局和钱庄,生意兴隆,无人敢使绊子,除了背靠独孤家这棵大树,另一个缘故,不就是有这帮凶悍的武夫坐镇吗?
魏长乐一群人骑马来到东市,到得四海馆大门前,太常寺少卿王桧脸上就已经微有些变色。
四海馆坐落在东市东北角,围着大院子,占地面积甚广,十分开阔。
门前蹲着两头石狮子,狰狞凶狠,门头刻着“四海馆”三字,一根旗杆竖在门前,旗子在风中飘扬,上面也是绣着“四海馆”三字。
两名灰衣汉子腰间挂刀,守在大门外。
大梁施行刀狩令,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