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请收藏本站网址:100dubook.com

第204节(1 / 3)

这些举子齐聚一堂,要争夺那一百多个名额,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。

陆久安在这样的压力下,也少有的感到一丝紧张。

会试所考项目,分四书文、五言八韵诗、五经文以及策问,与乡试大同小异。考完三场,陆久安浑身大汗淋漓,但又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。

当天晚上,隔壁那位吟水来的青年举人邀请他去酒楼共饮,届时还有其他举人赴宴。

会试完后要经过一系列弥封、誊录、校对、阅卷、填榜等繁琐的步骤,等到杏榜出来,少不得要挨到一个月后了。

左右无事,索性去会一会这些举人,若是他此番成功登科,说不定还能认识一两个未来的同僚。

陆久安想到此,换了一身清爽的衣裳,和这位举人一同前往。

宴会定在晋南最繁华的一间酒楼,这群举人来自天南海北,有老有少,脸上不约而同带上了喜气洋洋的笑容,同聚在大堂内,列肆高谈,好不热闹。

“这次出卷人也不晓得是哪位宗师大儒,难煞我等一干愚人。”

“谁说不是,我自诩四书拟题已经深研熟磨,哪个晓得这次拟了个这么偏的孤经……”

举子众说纷纭,长吁短叹,其中一位高声打断他们:“好不容易考完,就不要再讲这些经史子集了,多煞风景。”

众人哄堂大笑,举杯换盏,转而互相介绍起自己乡籍的风土人情。

这个说我们烟雨江南风景一绝,那个说我们横泽碧海天阔,话题不知不觉偏移到乡试名次上,有人吹嘘,有人追捧。

陆久安在里面年岁最小,格外引人注目,大家免不了将目光放在了他身上。

“这位小弟又是来自哪方秀土?”

陆久安正拿着筷子捡一道酱汁片鸭吃得津津有味,闻言拱了拱手:“在下来自阆东。”

有个脑袋从人群里探出来:“你可是阆东陆久安?”

陆久安泰然自若道:“正是在下。”

那人嘴角一咧:“竟然真的是你,我观你年岁,就猜到是你了。”

其他人见了,大为不解:“不知其中有什么美事,竟让兄台如此激动。”

那人于有荣光道:“这是我们阆东明珠呐,乡试的解元。”

此话一出,众人惊诧万分,解元每个省都有,但是这么年轻的解元可不多见,这脸蛋看着粉粉嫩嫩的,还没及冠吧。

众人心思各异,一杯接着一杯的酒水递到陆久安面前来。

陆久安一个头两个大。

陆久安在家人的严苛看管下滴酒未沾,压根不知道自己酒量。况且这递来的酒水里,味道虚虚一闻就辛辣刺鼻,料想烈得很。这一杯下肚,指不定当场就醉了。要是昏睡不醒还好,要是众目睽睽之下出乖露丑……

陆久安委婉辞谢了,以茶代酒,与众人一一碰了杯。

酒楼里热闹非凡。

酒过三旬,这群举子慢慢熟稔起来,开始说起了醉话,空气里的味道混杂难闻。

陆久安吃饱喝足,看着大堂内众人放浪形骸,又见窗外月亮高悬,便起身告退。

夜凉如水,街上行人渐少,偶尔有三两巡夜的佩刀衙差经过。

陆久安一个人慢吞吞地往回走去,路过一座拱桥时,陆久安突然驻足,拍着桥上石狮子脑袋,旁若无人地唱起了歌来。

“明月几时有,把酒问青天,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……”

歌声传出老远,引来两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。

“你刚才唱的什么词儿?”

陆久安侧头一看,月光下,来人锦衣华服,身上带着一股说不出来雍容华贵,后面跟着一个弓腰垂首的小厮,看不清面目。

“水调歌头。”陆久安脱口而出。

“你作的?”

陆久安思索片刻:“书上看来的,忘了是谁作的了。”

来人低低笑了笑,嗓音华丽醇厚,陆久安问:“你从哪边过来?”

来人指了一个方向,陆久安顺着看过去,发现远处正是自己离开的那座酒楼,不由惊诧道:“你也是同科的举子?”

来人笑而不语,算是默认了。

“怎么没在席间看过你,我叫陆久安,你呢?”

“无名小卒,你可以称呼我为……姬策。”

“策者,筹谋也,好名字。”

两人站在桥头, 望着湖面残月,湖中心的画舫里传来靡靡丝竹声,谁都没有开口说话。

姬策解下腰间悬挂的银质葫芦宝瓶, 后面静候的小厮立马走上前来, 从随身携带的布囊中掏出一个精美的玉杯,姬策倒了一盏, 一口接一口慢慢啄饮。

陆久安余光瞟见了, 心中暗自嗤笑:在外面饮品直接对嘴喝就是了, 还要单独带个杯子, 有够装腔作势附庸风雅的。

姬策不知他心中所想,见他直直看着杯子,误以为他嘴馋,扬了扬手中的葫芦宝瓶:“要来一杯吗?”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